小暑 |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日期: 2020-07-13 15:33:00 作者: 区图书馆 阅读次数: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XIAO SHU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

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

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

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

蟋蟀莫相催。


















小暑介绍

小暑(Lesser Heat),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6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



小暑三候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一候温风至:指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蟋蟀居宇指,五日后,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鹰始鸷是指,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农事

我国的气候规律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对农业的影响应该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有利的,一个是不利的。有利:水热充足,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不利:因降水集中,容易造成洪涝灾害,造成农业减产。


我国的气候是"雨热同期",但有的地方也会出现伏旱现象。伏旱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农作物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


版权所有: 铜梁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渝ICP备20005364号-2

渝公网安备:50022402000650号

电 话:023-45694185(24H)

邮 编:400010

地 址:重庆市铜梁区迎宾路154号

技术支持:重庆城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