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社有约|第12期:浙江大学出版社
日期: 2020-08-07 15:01:00 作者: 区图书馆 阅读次数: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今天我们在《佳社有约》栏目中隆重请出:浙江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984年5月,是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承浙大几代学人“求是”“创新”的精神,通过30多年发展,成长为一个拥有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和数字等各类出版资质,出版范围涵盖理工农医和人文社科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坚持把服务党和国家文化战略与出版工作大局、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作为办社宗旨,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出版社为目标,积极实施精品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力求以出版高水平、国际化、前瞻性的出版物作为实现大学价值的延伸。浙江大学出版社先后获得过数百种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奖励和荣誉,被评为全国“百佳”出版单位、首届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文明单位、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国家数字化转型示范单位、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

目前,浙江大学出版社下设艺术出版分社、人文社科出版中心、国际文化出版中心、科技出版中心、教材出版中心、大众图书出版中心、青少图书出版中心、数字出版中心、期刊分社等部门,下辖三个分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经营体系与现代化企业架构,实现了图书、音像、电子、期刊和网络等多种媒体立体化出版格局。

建社以来累计出版图书10000余种、数字和电子音像读物近千种,先后出版了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全集》《元画全集》”,以及“中国科技进展丛书”《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等一大批有影响、受好评的优秀出版物。“十三五”以来,浙江大学出版社共获得7项中国出版政府奖,其中3项正式奖,4项提名奖。自2008年以来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1项,获得资助总额8648万,位居全国前列;入选国家科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70余项,入选国家估计整理出版资助14项,分别居全国大学出版社首位;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19项目,局全国大学社第5位。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分社(原期刊中心)成立于2008年,旗下目前共出版27种学术期刊,包含11种中文学术期刊,16种英文学术期刊,先后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百家科技/社科期刊奖、中国高校杰出科技期刊奖、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奖等多项全国性荣誉,得到学界和业界的肯定。

秉承“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浙江大学出版社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坚持大学出版社的办社宗旨,围绕浙江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好书选推:


推荐语:中国近代史上的神秘人物,中国情报工作之父,国民党“特工之王”的传奇一生。    

书名:戴笠传    

ISBN:978-7-308-11631-2    

出版时间:2013.08    

简介:本书首次尝试以专题研究论述的形式,从横剖面入手来再写戴笠,通过对戴氏的家庭、成长、求学、创业、交友、特务经历、性格爱好及其与蒋介石及各方面的关系、对美合作乃至于暴死原因等的具体研究分析,来全面描述展现这位“一代枭雄”,可以给读者提供了解戴笠的另一新视角。    

    


推荐语:在沉睡的东方,最先醒来的人 近代中国第一批批海归!他们改变了中国!他们懵懵懂懂出国去,满腹经纶归故土 除了报效国家,他们别无所求    

书名:先醒来的人: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    

ISBN:978-7-308-17143-4    

出版时间:2017.09    

简介:中国近代史是中国走出中世纪的历史,是自强与开放这两大主旋律合奏的历史。在有志之士不断寻找救国良方的过程中,“师夷”成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在国内外形势的推动下,中国派出了第一批海外留学生,这些人将成为推动中国进步的强劲动力。容闳,黄宽,詹天佑……这些中国第一批海归精英,他们究竟是如何踏上留学旅程的,又是如何慷慨归来报效国家的,而他们,又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记?且听本书娓娓道来。    

  


推荐语: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激情与偏执,始终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法国人的浪漫和睿智成就了他们在20世纪知识界的独特地位。    

书名:良知与担当    

ISBN:978-7-308-10495-1    

出版时间:2012.09    

简介: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激情与偏执,始终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法国人的浪漫和睿智成就了他们在20世纪知识界的独特地位。通过对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全景式描绘,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知识社会学的最标准范本的生动而又深刻的解说和记录。    

  


推荐语:《健康报》知名医学专栏作者慕景强力作,实用有趣的医学科普书!你应该知道一些只有医生知道的事!    

书名:那把柳叶刀    

ISBN:978-7-308-10787-7    

出版时间:2012.12    

简介:本书稿定位为医学科普读物。这是一本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读上一篇的有趣的医学科普书。自2006年开始,慕景强应邀为《健康报》撰写专栏稿件,具体的专栏有“医生说史”, “每月医事”、“医生博客”、“往事”等,其间,据报社编辑、记者反馈,许多文章很受读者欢迎,专栏文章也一直持续到现在。几年来,专栏文章积累起来已有百余篇。读者需要就是动力,也是原因,本选题内容便是作者从已发表的文章中(也有一部分从未发表过的)精选出来的具有科普意义的作品的集结。该书稿主体内容由50个左右小主题组成。每个小题目都是选取自医学发展历程中代表性的、非医学专业读者也都知道一些的医药科技发明、事件等作为切入点,成为一个选题。根据内容特点,书稿分为史海钩沉(事件)、科技的脚步、工具寻踪、另类医史等几部分。    


推荐语:白岩松、蔡崇达、陈志武、李金铨联袂推荐!连续三年在“家·春秋”全国大学生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中荣获最佳影片奖、最佳团队奖和优秀导师奖!荣获广州国际纪录片大学生纪录片大赛最佳短片奖!入围凤凰视频主办“创·纪录”运动大师班提案大会TOP15!作品被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收藏,在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等多家名校放映及研讨!    

书名:爱与哀愁:说出你的家族故事    

ISBN:978-7-308-17956-0    

出版时间:2018.04    

简介:这是中国第一部口述家庭史。来自于一个具有很高社会学价值,并愈来愈引起大众关注的著名纪录片:《族印——家庭相册》。这个系列片是香港城市大学发起的一个纪录片项目,始于2013年,旨在制作100个普通家庭的故事,目前已经完成了58集,有70多位作者,至今仍在接力延续。在内部的公开放映会上,这些纪录片让很多老师和同学泪洒现场。这58集讲述的大都是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故事,都是普通人,也是学生们熟悉的陌生人。为了完成家庭相册的拍摄,他们回到陌生的亲人身边,去努力了解他们的过去。这里简要介绍几个例子—— 后来获得很多大奖的周凤婷的《东堰桥头60-2》,就是记录她的奶奶,一个91岁的浙江乡下的婆婆,如何靠自己跑单帮在乱世里养活一大家子人。然而,她的付出并不为她的后人们知晓,直到周同学回到陌生的奶奶身边,和她一起去教堂,和她聊天,她才开始慢慢地了解这个奶奶是多么的让她尊敬。陈梦的作品《失忆》讲述她快90岁的姥姥姥爷,如何在人生的暮年,慢慢告别辉煌的过去,进入老年的失忆生活。这部短片并没有具体的历史背景,甚至是忽略了大的历史背景,因为同为部队里工作的老夫妻,就那样无惊无险地度过了文革以及最动乱的岁月。但是,作者捕捉到一对老人生活中的细节,感人至深地表达了老年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而参与创作的90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制作完成的21个短片中,10个选题选择了拍摄他们的父母,其他11个是关于祖辈的故事。他们的故事似乎远离了三反五反、文革这些沉重的历史,但是他们的父母多是60年代出生的,他们的故事其实是关于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历史,讲述中国普通家庭这些年的变化。90后一代学生很显著的特征就是更有表达欲望,没有更多的历史负担。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身份认证,也不担心自曝家丑。比如,很多同学来自于离异或者单亲家庭,他们不但不回避这些家庭内部的问题,反而愿意用拍片的机会弄个水落石出。2015年制作完成的21部短片中,有一部是《讷爱》。该同学是13岁移民新西兰的华裔,从新西兰一所大学毕业后来港读硕士。如果她不参与这个项目,她看上去就是一个家境很好无忧无虑的姑娘。但是,因为这个项目,才知道她很小的父母离异,直到初中才见到久违的事业成功的父亲,并被父亲送到新西兰上学。但是父女之间很多年的芥蒂已经形成,女儿一直想揭开这个迷,而选择拍摄父亲。在很多的交流甚至争吵之后,父女达成了理解。这个片子背后的社会学意义是,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很多人的成功,是建立在对家庭的牺牲。家人,尤其是孩子在成长中缺乏但是渴望父母的关心和注视,长大后成为他们所有愤怒和抑郁的根源。本书将这些故事保留口语风格,进行系统梳理,并配以创作者各具个性又及其诚实的创作手记。全篇采用口语化写作,流畅明白,同时具有很高的社会学价值、心理学价值和情感冲击力。此书若能顺利出版,将是同类题材的一种创新。此书的推广和纪录片的交相呼应,能够形成共振,扩大影响半径,减少图书营销的压力。具备成系列推出的基本条件。同时签订数字版权。    

  


如何阅读电子书

1、打开微信识别下方读者认证二维码(只需认证一次),随后识别任何一本你喜欢的图书二维码,即可开始免费阅读。

2、进入重庆市铜梁区图书馆公众号--在线阅读--畅想之星,更多资源等您来阅读。



版权所有: 铜梁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渝ICP备20005364号-2

渝公网安备:50022402000650号

电 话:023-45694185(24H)

邮 编:400010

地 址:重庆市铜梁区迎宾路154号

技术支持:重庆城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微信